臨近年尾,盤點即將過去的2022年,在船舶制造領域,靖江這座小小的縣級市,卻多次震驚全省、全國乃至世界:
今年年中,江蘇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新簽約20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和8艘5萬噸級甲醇雙燃料動力船訂單,加上原先在手的訂單,新時代造船的雙燃料動力船接單量在中國排名第一;
9月,全國船舶舾裝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船用系泊索纜標準化工作組成立大會在靖江舉辦,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擔任組長單位,牽頭制定全國的船用系泊索纜國家標準;
10月,揚子江船業為地中海航運集團建造的首批2艘24000TEU級集裝箱船順利出塢,該型船是全球最大級別的集裝箱船;
近期,揚子江船業首次斬獲2艘17.5萬立方米LNG運輸船訂單,創造了中國造船業民營船企首次獲得大型LNG運輸船建造訂單的新歷史;
……
造船業內有種說法,全國造船看江蘇,江蘇造船看靖江。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國家火炬新技術船舶特色產業基地、江蘇省船舶智能制造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靖江船舶產業在全國、全省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年,靖江船舶產業正在醞釀哪些新動向?靖江未來如何從“造船大市”向“造船強市”跨越?連日來,融媒記者深入相關部門和龍頭骨干企業,展開了走訪調研,探秘靖江造船及配套企業如何“破浪前行”、二次騰飛。
11月18日,走進新時代造船有限公司,處處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公司的大型干船塢內,4艘雙燃料巨輪正滾動建造,不遠處的碼頭上,6艘巨輪靠泊在碼頭等待舾裝。
登上正在碼頭舾裝的20.8萬噸雙燃料動力散貨船,造船工人正緊張而忙碌地調試設備?!斑@條船是我們為新加坡一船東建造的第五艘20.8萬噸系列雙燃料動力散貨船,船長300米,船寬50米,型深25米,我們以前的傳統散貨輪是重油模式,這個船是雙燃料模式,動力為天然氣,是公司研發設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船型。再過幾天,這艘船即將試航?!边@艘船的建造項目經理譚啟斌介紹,這種高端船型的工藝生產設計正趨于成熟。
據悉,20.8萬噸雙燃料動力散貨船在塢內建造周期43~45天,相比5年前,企業的造船效率提高了20%?!敖衲甑侥壳盀橹?,我們已經交付了21艘船,總共約320萬載重噸,已經完成了公司今年的生產任務?!毙聲r代造船營銷部副部長歐陽文光介紹。
如此亮眼的成績單,是在疊加疫情影響的情況下取得的,更顯不易。新時代造船船舶設計研究所開發室主任孫權介紹,近年來,新時代造船向管理集成化、生產數字化和智能化要效率,從生產設計、信息化建設、企業管理三方面入手,加快推動一批信息化軟件的應用,打造柔性制造的中間產品流水線,大大縮短了船舶建造及配套設備的設計和生產周期,提高了交船效率。
采訪中,業內專家向記者介紹,造船業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靖江船企的造船模式是總裝造船,屬于離散型、小批量、定制化生產。對船東而言,市場瞬息萬變,時間就是金錢,能否按時拿到新船至關重要。這些年,圍繞提高造船效率、確保按時交船,靖江船企積極向日韓等發達國家學習,全力推進現代化造船模式,打造現代化造船基地。一方面,新時代造船、揚子江船業紛紛在上海招兵買馬,高薪聘請設計團隊,提高企業船舶自主設計能力。另一方面,企業著力加快“智改數轉”步伐,引進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軟件,招引高端人才,全力推進數字化造船。目前,兩大龍頭企業的造船效率直追日韓船企。
高效率帶來高產出。市工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全市造船完工量達77艘,共計618萬載重噸,占全省、全國、全球的比重分別達到43.7%、20%、9.2%。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笔泄ば啪指本珠L宋永東介紹,對于靖江造船產業而言,就要用數字技術賦能造船產業,進一步提升數字造船、精益造船水平。當前,我市正在籌劃打造船舶智能制造創新中心,通過引進前沿技術革新,推動靖江船企“智造”升級。下一步,我市將重點推進新時代造船分段智能生產線、揚子江船業YSS信息共享集成系統等項目,鼓勵企業加大與高??蒲性核献?,大力發展智能制造新模式,打造智能示范車間,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努力把企業打造成世界最優質的船企。